
投篮如何力量训练
一、弹跳力是全身力量、跑动速度、反应速度、身体协调性、柔韧性、灵活性的综合体现。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。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、韧带、肌肉,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,同时,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。动作要准确、优美、既有力又放松。 二、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。 如自己进行训练,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,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,以免发生意外伤害。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。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: 负重蹲起,提铃,抓举。总之,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,你的弹跳力就越好。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、组数、次数、动作规格等问题,原则是: 1、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,不多于四次,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,但要长年进行,不可间断。 2、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。 3、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,切不可乱来。 4、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
篮球打中锋的技巧以及力量训练?
中锋技巧篮球中锋技巧:中锋(Center)是球队的核心球员,以其魁梧、高大的身材,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都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作为篮下的“守护神”,抢篮板球是中锋的基本技能。此外,盖帽和防守也是中锋必备的技能。由于在进攻时常常位于篮下中枢位置,中锋应具备良好的传球能力,能够将球传至队友手中,协助得分。以上三项,是中锋应具备的基础技能。当然,得分也是中锋的职责之一,他们是主要的篮下得分手。中锋的命中率应该比大前锋更高。一名优秀的中锋必须多才多艺,不仅要有出色的得分技巧,在防守时还要能成为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,不仅要防守自己的对手,还要能够协助队友防守。现代篮球中有一种新的中锋战术,即“外线中锋”。这种中锋在进攻时主要在外线投篮得分,而减少篮下进攻。由于其他球员防守身材差异较大,效果不佳,因此防守方通常会让自己的中锋也到外线去防守对手。这样一来,进攻方就可以利用对方中锋不在篮下的机会,让本队的前锋或后卫球员疯狂得分
关于篮球力量训练
篮球力量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1. 手指手腕上肢力量训练 目的:提高手指手腕上肢的集中爆发用力能力,增强手臂控制球、支配球和争夺球的能力。 练习方法:指卧撑;两臂平举,掌心向下,快速屈伸手指;使用重球进行传、接球及投篮动作练习;快速连续传接球、单双手长传球练习等。2. 腰腹力量训练 目的:对控制球和身体重心、保持身体平衡、协调用力以及保护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 练习方法:仰卧举腿、俯卧挺身、悬垂举腿;跳起空中折体、转身;跳起空中传球、接球等练习。3. 下肢力量训练 目的:主要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,对于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尤为重要。 练习方法:蛙跳、多级跳、连续纵跳摸高;负重杠铃快速提踵;负重半蹲、半蹲跳、原地台阶交换跳等练习。以上训练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全面提升力量素质,从而提高在比赛中的表现。在进行力量训练时,应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。
篮球传统力量训练方法
篮球传统力量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以健美为主的组间短休息训练:特点:强调肌肉亢奋状态,组间休息控制在40秒至1分钟。目的:提高肌肉的充血能力,促进肌肉增长和形态改善。以力量举为主的组间长休息训练:特点:组间休息时间长,一般在2至5分钟。目的:让肌肉和神经得到充分恢复,以确保能够继续完成大重量训练,增强绝对力量。以赛季期为主的综合训练:特点:每周进行2-3次训练,涵盖身体各个部位,动作多样。方案示例:如深蹲4X10、俯卧腿屈伸4X10、引体向上4X10、直杠绳索下拉4X10、哑铃上斜卧推4X10、高翻4X10、站姿提踵4X10以及仰卧起坐200个等。目的:在赛季期间维持运动员的全面体能和技能水平,重量选择相对较轻以适应比赛需求。总结:篮球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多样,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需求、训练阶段和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。短休息训练适合提高肌肉充血和形态,长休息训练适合增强绝对力量,而综合训练则适用于赛季期间的全面体能训练
关于篮球力量训练
篮球力量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1. 手指手腕上肢力量训练 目的:提高手指手腕上肢的集中爆发用力能力,增强手臂控制球、支配球和争夺球的能力。 练习方法:指卧撑;两臂平举,掌心向下,快速屈伸手指;使用重球进行传、接球及投篮动作练习;快速连续传接球、单双手长传球练习等。2. 腰腹力量训练 目的:对控制球和身体重心、保持身体平衡、协调用力以及保护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 练习方法:仰卧举腿、俯卧挺身、悬垂举腿;跳起空中折体、转身;跳起空中传球、接球等练习。3. 下肢力量训练 目的:主要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,对于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尤为重要。 练习方法:蛙跳、多级跳、连续纵跳摸高;负重杠铃快速提踵;负重半蹲、半蹲跳、原地台阶交换跳等练习。以上训练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全面提升力量素质,从而提高在比赛中的表现。在进行力量训练时,应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。